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并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中国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既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激发活力。在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身努力之下,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9.9%和25.6%,两年平均增长了9.9%和16.8%,增速都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制造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小企业遇到了哪些发展难题?政府出台的哪些帮扶政策起到了良好效果?面对阶段性困难,中小企业如何爬坡过坎?人民网对话两位制造业企业的负责人,邀你聆听他们的故事。
对话人物简介:
郭聪:大连鲁湘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
井学占:金华乐嘉厨具有限公司企业生产部负责人
“蝴蝶效应”蔓延 全球供应链困扰加剧
人民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郭聪:作为一家服装代工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件,都会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传导至我们。
比如2021年3月份发生的苏伊士运河“拥堵”,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作为外贸企业,我们跟国外品牌做贸易一贯使用信用证结算,即货物装船出提单后,我们把它寄给客户,对方收到后进行放款。然而,苏伊士运河被堵之后,货上不了船,也就意味着拿不到提单。但在这种情况下,订单依然得按计划进行生产,这就导致在那段时间,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贸易公司资金链非常紧张。
当然,这只是小插曲中的一个片段,此外还有成本的持续上涨。
首先是原材料,近期油价上涨让许多车主苦不堪言,而我们用的化纤材料就是一种石油副产品,其价格也是一路攀升。其次是人工成本的上涨,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东南亚地区的服装加工工厂无法生产、交付订单货物,大量订单回流国内,从而导致人工成本上涨。
大连鲁湘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间。受访者供图
井学占:作为一家生产锅具的企业,2020年以前,我们的市场主要聚焦在国外。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考验下,我们的产品正在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以去年11月为例,往年临近圣诞节,都是我们公司的生产“旺季”,然而,在去年那段时间,企业出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供应链危机的影响,海运受阻,订单减少,价值8000万元的产品像小山一样堆在仓库。
“真金白银”直达 助企纾困政策稳增长
人民网:当前,多地加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从企业角度来看,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郭聪: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这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的好政策,从减税降费到精准放贷,我们都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但是,在一系列政策纾困的背景下,“招工难”的问题依然凸显。以我们服装行业为例,已经很多年没有招到年轻工人了。
当然,我认为有关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一现象,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我觉得十分有必要。
井学占:“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公司一直做出口,但近年一系列因素导致外销产品找不到新市场,时间长了,就会拖垮我们,“押注”内销市场是近几年做得最对的选择。
说来也很巧,202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出口转内销政策,给了我们一些希望。
但是将业务转向国内市场,对长期从事外贸生意的我们真是有点“水土不服”。
一方面是因为出口欧美和用于内销市场的产品,在规格和标准上存在差异,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审美也不同,这就意味着标准需要重新认证,产品需要重新设计。这就又给我们增加了一项成本。
还有就是,我们通过前期的观察,发现不管是线上渠道,还是线下渠道,内销市场的竞争要比接外贸订单更激烈,对于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很难在国内市场立足。但品牌的培育,渠道的打通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乐嘉厨具生产车间。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还是幸运的,通过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过硬的品质闯开了一线生机。我们的产品赢得了小米小家电、永辉超市的青睐,成为它们的供货商之一。
编者注: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从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搭建转内销平台等10个方面给予支持,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衔接更加有效,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
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并在制造业减税退税降费、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等方面提出要求。
“另辟蹊径”谋转型 持续创新解燃眉之急
人民网:面对困境,除了政策的有力支持,企业还有哪些应对方式?
郭聪:去年以来,我们的生产成本一直在上涨,但2021年的利润比2020年有所提升。原因在于2020年底接订单的时候,我们舍弃了一批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订单虽然量不大,但款式比较多,利润相对也会高一些。
可以说在某种层面上,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企业创新的催化剂,逼着我们进行转型。今年,我们决定再往前迈一步,即自己开发服装款式,反推给客户。
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接客户的订单,是对方把款式要求发过来,我们把样衣发过去确认,确认完以后提出意见后再发回来,我再做一轮,反复确认需要两至三个月时间。现在我们自己设计,自己选面料,这样的话我们两轮之内就能搞定,这样反复确认的时间也会缩短近一个月。
井学占:出口转内销无疑是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利用政策为我们在国内市场开辟一条新路。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将外贸产品直接内销这么简单,“转”的同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内销团队的建设和产品重新开发。
面对国内大客户,我们组建了专门的内销团队。过去一年,仅两家企业的订单就接近300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贸缺口。
我们也发现,下沉市场有很多机会,为此,还发起了“产品下乡行动”,公司管理层每个星期都会组织员工下乡推销产品。目前,产品已进入金华、衢州等地近百个集镇的商超,每年可为公司创造近1000万元的销售额。
专家点评:
税收优惠减负成效显著 企业纾困还须练好“内功”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盘和林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中小微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应收账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处在制造业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经营负担加大。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也纷纷出手,一系列的纾困措施密集出台,助力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政府出台的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减负成效显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既要着眼当前,也要惠及长远。国家层面继续通过减税降费,来降低企业成本,对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产业基金投资的方式,来支持发展。对于原材料成本,要通过长协合同来稳固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降低通胀对中小企业业绩的影响。
此外,在外部市场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企业最直接有效的行动还是要从内部开始。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来优化生产,比如部署更多数智化、自动化设施来替代人工,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也可以通过国家提供的多元金融方案来解决融资难题,或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风险。
记者手记:
疫情不断反复,市场纷纷扰扰,“一直谋求转型”,成了不少中小企业主近年来常常念叨的一句话。采访期间,记者真切地感受到,现阶段处于制造业中下游的中小企业复苏的根基并不牢靠,即便一些企业顺应市场变化迎难而上,但在此番“洗礼”中,来自成本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和挑战依旧巨大。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前路漫漫,但大家并没有过于悲观,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中小企业正逐渐形成一种发展共识:单纯靠代工、出口的企业风险很大,应该由依靠外需为主,向依靠内需为主转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造自身品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让中小企业吃上了“定心丸”: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强金融支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风险化解的支持力度......为的就是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缓过来、转起来,中国经济才能真正“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当然,光有“雪中送炭”的好政策是不够的,企业要闯过一时的难关,激发其长久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使生产经营迅速步入正轨,更好适应市场变化亦至关重要。唯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系列报道:
之一:餐饮老板谈“回血之路”:疫下三年,我们如何“烹”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