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防风险,经济稳的基础持续巩固,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许昌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增长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活动,38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1.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5%。组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72.7亿元,胖东来享誉全国,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融资提供专业化辅导,企业反映问题动态办结率100%、居全省第1位,连续两年荣获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八大工程”,市场主体达到46.34万户、增长8.9%,黄河实业入选2023中国制造业500强,西继迅达入选2023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强;许昌智能成功上市,全市主板上市企业达到11家,居全省第3位。
二是创新动能加速集聚。扎实推进“2023创新年”行动,投放科技贷2.92亿元,为458家企业发放奖励资金5558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0%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8个,总数达到357个,中原电气实验室获批。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建名单,许昌智慧岛、魏都智慧岛入选省智慧岛建设名单。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2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5家,465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许继集团等5家企业入选省创新龙头企业,大张过滤等18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1.9%。成功举办“中科院专家许昌行”活动,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2家,10项引智项目获省科技厅批准立项、数量居全省第1位。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聚焦构建“633”工业体系,突出产业集群优势,注重延链补链强链,制定实施10大产业集群、16个重点产业链培育方案,分产业链建立“四图谱六清单”。积极推进“三化改造”,388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66亿元,远东汽车传动系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平煤隆基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等重大技改项目建成投产,2家企业获评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3家企业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企业获评省智能车间(工厂),14家企业入选省绿色制造体系。新增“上云”企业1840家,新改建5G 基站1006座,2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省首批5个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之一,禹州高新区入选“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全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许昌5G 创新应用示范园入选全省首批软件产业园区。裕同印刷包装入选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恒利来新材料入选工信部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2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四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位居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前10名。全省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经验模式全省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市级政务服务事项2115项实现“最多跑一次”,2087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成为全省唯一的“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城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2个,总投资134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29.4亿元。完成进出口271.6亿元,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237.2亿元,居全省第2位。累计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跨境电商企业37家,建设跨境电商独立站9个、海外仓23个,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市场采购贸易完成出口21.7亿元,保税物流中心(B 型)成为省级“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物流园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许昌联动创新区获批设立。中德(许昌)产业园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国际合作园区,“德企许昌行—2023探索产业集群”活动成效显著,德国百菲萨、普赫姆公司和法国圣戈班集团3个重大外资项目竣工投产。
五是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47个省直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成功创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长葛市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郑许市域铁路投入运营。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市373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611.98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5个、惠及群众19380户,获批全省唯一的城市体检试点城市。中心城区供暖质量改善工程“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建改建热力管网72公里,改造和新增供暖面积799万平方米,305个直供到户小区实现智慧供热,20万户居民实现稳定供热。申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967万元,为39.4万户居民免费加装燃气安全装置。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许信高速建成通车,绕城、周平、焦平、郑南4条高速项目顺利推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全力应对罕见的“烂场雨”等极端异常天气,最大限度降低因灾损失,有效实现“以秋补夏”,粮食总产达到289.15万吨。新获批1个国家级、5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家庭农场264家、农民合作社782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17家、示范家庭农场达到314家。新栽植果树21.4万棵,新改建农村公路332公里,3.8万名脱贫劳动力动态实现“应就业尽就业”,长葛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
六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PM2.5、PM10浓度实现“双下降”,优良天数达到245天,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面积近3万亩,襄城县仙翁山森林康养基地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无废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累计创建“无废细胞”720个,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投融资试点城市,许昌市循环经济示范园被确定为生态环境部和国开行融资支持的首个先行先试项目。20个项目完成节能降碳改造,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枪)2049个,光伏新增并网78万千瓦,新能源累计装机237万千瓦,荣获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称号,顺利通过全国绿色货运配送工程示范城市创建验收。
七是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3.3%。城镇新增就业5.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3万人,技能人才达75.91万人。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项目52个,增加公办学位1.5万个。市一中隆昌路校区、市实验小学万通街校区、市第二实验幼儿园芙蓉台园区实现招生,许昌学院新院区项目顺利启动,中原科技学院在校师生达到1.5万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工作稳步推进,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入选“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市域综合医改、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成功申报获批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县级“三所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水平。积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连续1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医保参保人数425.2万人,实现应保尽保。县(市、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适老化改造2766户。恢复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等节会,新增A 级旅游景区4个,被省文旅厅表扬为全省最出圈出彩的两个城市之一。我市运动健儿在杭州亚运会和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获得20金14银25铜的好成绩。“三零”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不断深化,信访积案专项治理成效显著,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年来,我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持续纠治“四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外、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顶住下行压力,敢于攻坚克难,历程很不平凡,成绩殊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许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意愿还不够高,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还有短板,新旧动能转换仍然较慢,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力度还不够大,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地方债务、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交织,稳增长、保民生的压力较大;政府职能转变、效能提升仍有差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做好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两个确保”、落细落实“十大战略”、扎实推进“十大建设”,以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着力打造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许昌实践,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6%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下,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28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6%左右,充分考虑了保障改善民生、引导社会预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充分考虑了全市经济增长的基础优势和内在潜力,充分考虑了作为经济大市应该为全省大局作出贡献的责任,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凝聚各方力量,是积极的、有为的。但是,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都发生了新变化,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新标准新规制推动了生产消费加速转型,产业向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经济加快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处于发展动能转换的窗口期、突破期,这些变化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上来,放在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来,推动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以许昌的“稳”“进”“立”为全省、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三、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今年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创新引领,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坚持市县联动、科学布局,大力实施创新载体平台跨越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高新区、许昌智慧岛、魏都智慧岛,推动省级以上孵化载体县(市、区)全覆盖,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多类别创新平台50家。加快中原电气实验室建设,按照“一总部三中心一基地”布局,组建3—5个高水平研发团队,聚焦先进保护控制技术和电气装备、未来储能、前沿电工材料3大领域,实施6个重点研究专项,尽快落地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确保创新主体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支持16个重点产业链盟会长单位设立产学研联合基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探索团队共引、平台共建、项目共研、难题共解的校企、院企协同创新模式,支持大中小企业联合开展研发活动,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和科技奖励改革,大力发展政策性科创金融,用好创新创业股权基金,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3.0版,构建“产学研用孵”有机贯通、开放协同的人才引育机制,靶向引进更多高端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新建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后备单位1—2家。完善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医疗、住房、子女就学等条件保障,让广大人才安心创业、潜心创新、放心发展。
(二)坚持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发展大盘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持续开展重要项目集中攻坚,加快经开区智能电梯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建安区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373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投资1650亿元以上。加快绕城、周平、焦平、郑南高速公路和国道107、省道320、省道227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完善交通路网。用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远东汽车传动系智能制造产业园、黄河旋风超大腔体智能化锻造压机合成钻石产业化等237个工业技改项目,确保年度投资不低于500亿元。加快能信热电等容量替代民生热电工程、许继PACK生产线及储能、禹州市增量配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进颍河襄城县段治理工程、建安区南水北调西部水厂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储备,聚焦10大产业集群、16个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储备更多有引导性、支撑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统筹优化项目布局,积极争取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模式,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支持住房改善、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拓展品牌价值。推动胖东来等流量商超发展,支持办好“中国超市周”活动,鼓励各类商超推广“胖东来式”服务标准。加快魏都区现代化商业服务业两大广场、建安区恒达新都汇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行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挖掘文旅消费潜力,依托曹魏古城、神垕古镇等重点区域和三国、钧瓷、花木等特色文化资源,强化“创意+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项目,提升文旅产业的时尚度、吸引力。整合文旅资源,办好三国文化旅游周、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等品牌节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培育独具魅力、彰显底蕴的城市文旅品牌。
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纵深推进“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健全服务企业机制,常态化开展“六项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用能等问题。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度,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省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180家以上。用好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支持力度,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新增信贷投放23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190亿元以上。
(三)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产业链群。大力实施10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做大做强智能电力装备、硅碳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超硬材料、电梯等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聚焦16个重点产业链,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向下梳理延伸N 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提高产业链的创新力和接续性。推动传统产业延链升链,加快禹州市绿色装配式产业园、魏都区国龙公司再生塑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广泛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让传统产业嫁接新模式、驶入新赛道。推动新兴产业补链强链,加快襄城县河南天目先导纳米硅基负极材料、魏都区河南矽美特电子半导体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建设,加强技术攻关,形成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未来产业建链成链,加快经开区生物芯片研发制造基地、航天宏图许昌遥感云服务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先机。
全面推进“一转带三化”。实施数字化转型引领行动,引领、撬动、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600家以上,创建省级“数字领航”企业1家,累计打造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5个。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拓展“人工智能+”“5G+”等应用场景,支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创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实施高端制造突破行动,打造“硬件+软件+平台+服务”模式,面向全产业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新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5个。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聚焦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新建智能工厂(车间)18个,确保到2025年规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实施绿色制造升级行动,支持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绿色产品,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体系企业7家。下决心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新品研发、设备更新、品牌塑造等方面加强支持指导,助力企业跨越发展、转型蝶变。
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全面开展开发区基础设施“体检”,高标准实施量化评估和精细诊断,“一区一策”制定提升方案,加快补齐环保设施、循环化改造等短板弱项,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实现争先进位。拓展提升开发区改革效能,打好“管委会+公司”组合拳,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持续深化“标准地”改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走好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发展路子,提高开发区投入产出强度。
(四)注重统筹协调,提升城乡发展能级
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扎实开展质效提升、科技赋能、开放提质、协同共建、增收富民、提标扩面、文化沁润、绿色低碳、四治融合等“九大行动”,制定示范片区发展规划,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5+1”试点改革任务,启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稳妥推进长葛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畅通城乡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在县城开展居住小区、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不断提升县域承载力。
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深化郑许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许港精密制造产业带,强化中心城区、沿线城镇与郑州航空港区的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抓好郑许市域铁路常态化运营维护和服务工作,推动郑许市域铁路站点及沿线重点区域开发,布局建设轨道微中心,优化生活服务业、文化娱乐等设施布局,打造集交通枢纽、游客集散、商业服务等高度一体的综合功能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全面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全域整体转型、协同联动、全面发展。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突出安全韧性、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从住房、小区、街区、城区四个维度,对城市短板弱项进行全方位检查,做到先体检后更新。实施中心城区91个城市更新项目,完善水电路气暖等市政设施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积极推进充电桩、停车场和中心城区智慧交通项目建设。坚持“公园城市”理念,高标准推进6大类53个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一批街头公园、便民绿地、城市绿道。开展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医疗卫生等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功能齐全的完整社区,优化提升“15分钟生活圈”。坚持“留改拆”并举,稳妥有序做好老街巷、老建筑、老厂区的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完善城市治理体系,以绣花功夫和历史耐心,抓好高质量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优化城市管理网格,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新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1.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70万亩左右。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加快食品、中药材、花卉苗木集群发展,争创1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以上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新认定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稳定在1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定在120家以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统筹开展和美村庄、美丽村庄、洁美村庄建设,稳步推进污水、垃圾治理和户厕改造,探索可实施、可推广、可持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五)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深化提升行动,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向主业、实业、新业集中,全面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激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引导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微电网、增量配电网运营机制,降低工业综合用电成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统筹抓好财税、生态、医保、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
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河南自贸区许昌联动创新区建设,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保税物流中心(B 型)等开放平台功能,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发挥中德(许昌)国际合作产业园独特优势,坚持对德定期互访交流机制,加强与德国工商大会、德中交流协会等机构合作,加快中德产业园、德仕堡生活广场等载体建设,吸引更多德(欧)企业到许昌投资兴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动态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大力推行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专班招商等新模式,办好重大经贸活动和系列专题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引进产业链中高端和关键环企业,争取落地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引领性作用的重大项目。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受理”,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高标准完成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任务。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快信用许昌建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六)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统筹抓好扬尘污染、秸秆焚烧、散煤燃烧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控,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到9天以内。开展重点河流断面、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专项治理,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5个国考断面达到Ⅲ类,1个省考断面达到Ⅳ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系统筑牢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推进西部荒山、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完成4.3万亩营造林任务,支持禹州颍河和鄢陵鹤鸣湖创建国家湿地公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加快建设4条市级幸福河湖,争创省级美丽河湖。开展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行动,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加快建设农村“四化”供水项目,努力扩大供水覆盖面,让更多许昌群众吃上优质丹江水。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顺应“双碳”发展趋势,用好“无废城市”投融资试点机遇,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推动重点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支持光伏、风电、氢能等领域项目建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以上。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建安区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提升行动,力争创建B 级及以上企业50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危险废物等综合治理及循环利用,支持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打造一批“零碳”工厂和无废园区。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实施魏都区旺能环保公司EOD无废产业基地、许昌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等项目,新建200个“无废细胞”,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七)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强化稳岗扩岗政策支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组织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8万人,打造花工、药工等知名劳务品牌、技工品牌。加快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办好许昌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接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提升市、县城区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数量,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到89%。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小规模学校撤并,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帮扶扩面提质,打造10个以上优质教育集团。普及更高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开展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示范校、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创建,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企业、院校。大力支持许昌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中原科技学院建设,加快推进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工作。
推进健康许昌建设。注重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培育48个乡镇示范卫生院,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推动中心城区城市医疗集团实质化运行。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快市级公立中医院建设,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持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传承发展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积极推进夏文化研究保护,做好瓦店遗址和具茨山岩画保护规划编制。深入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加大钧瓷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做好瓷窑遗址申遗工作,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举办市第九届戏剧大赛等群众文化赛事和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123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适老化改造2000户以上,推进12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2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问题。持续优化托育服务体系,提升未成年人救助服务保障能力。
(八)守牢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积极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妥善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有序出清重点房企风险,加快征收安置问题项目整改,加强在建项目预售资金监管,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法定责任,紧盯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领域,精细化常态化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快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领域智能化改造,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常态化开展综合风险评估预判,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更高水平法治许昌、平安许昌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深入推进“三零”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抓好民兵建设和征兵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史志、档案、援疆等工作。扎实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政府系统将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我们将坚定不移扛稳政治责任,更加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我们将一以贯之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的监督,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决策,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我们将锲而不舍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倡树“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落实“从严、从实、从细”工作要求,下大力气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用好“周交办、月讲评”工作机制,构建抓工作落实的完整闭环。我们将全心全意践行为民宗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决纠治“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办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我们将持之以恒守牢廉洁底线,认真组织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许昌实践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